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50|回复: 3

《古代汉语》(下)面授记录二(姚文长)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5511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1422 点
金币
190
注册时间
2011-1-3
最后登录
2024-4-18
在线时间
591 小时
听众
21
收听
10
发表于 2016-12-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汉语》(下)面授记录二
(二)介词:
介绍名词、代词或词组与动词发生关系的词组叫介词。
介词同所带的宾语构成介宾词组,作状语或补语,对谓语起修饰或补充作用。
介宾词组可以表示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比较等意义。
1、古汉语的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
在先秦,介词都有动词的用法。如:
《战国策·韩策》:“昔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襄王之命。”“以”,动词。
《战国策·齐策》:“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以”,介词,引进工具。
《论语·述而》:“夫子为卫君乎?”“为”,动词,“帮助”。
《论语·述而》:“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介词。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与”,动词。
《史记·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与”,介词。
《卜辞通篡(743片)》:“癸卯卜,行贞(问):王步自雇(地名)于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地名),亡(通无)巛(灾)。”“于”,动词,“到”。
我们要注意区别介词和动词。
介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组成介宾词组,才能作状语、补语。
动词,不但能充当句子成分,而且主要是作谓语。
有此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介词,在古汉语中是动词,还没有虚化。“把”、“被”就是这样。如:
《史记·刺客列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èn杀)之。”“把”,动词,“抓住”。
《促织》:“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被”,动词,“受到”。
2、古汉语的介词有两个特点:
介宾词组作补语细现代汉语多,特别是“于”字。如:
《公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于鲁”,作补语。
《天论》:“繁启蕃长(万物蓬蓬勃勃地生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 “于春夏”、“于秋冬”,作补语。
《孟子·梁惠王上》:“我非受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以羊”,作补语。
介词常常省略,介词的宾语也常常省略。如:
《促织》:“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鸡”前省略介词“以”。
《史记·项羽本纪元》:“项羽大怒,曰:‘旦日晌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为”后省略宾语“我”。
4、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乎、自、从、因、由、向等。
下面我们着重讲于、以、为、与四个。
于(於、乎):
作动词:(前面已讲)
②作介词:有四种用法。
A、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到”、“从”、“在…方面”。如:
a《国语·越语》:“越王勾践栖(退守)于会稽之上。”“于”,可译为“在”,介绍地点,作补语。
b《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就国(回)于薛。”“于”,可译为“到”,介绍地点,作补语。
c《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前一 “于”,“从”;后二“于”,“到”。
d《墨子·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于”,“在…方面”。
B、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给”、“对于”。如:
a《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于”,“向”。
b韩非子•五蠹》:“今主人之于言也,说(悦)其辩而不求其当也。”“于”, “对于”。
c《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于”,可译为“给”,作补语。
C、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一般用在形容词后。如:
a《国语·越语》:“子苟赦越国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b《捕蛇者说》:“孔子曰:‘苛政(通征)猛于虎也。’”
D、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
a《孙子·虚实》:“善战者致(调动)人而不致于人。”
b《史记·屈原列传》:“内感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E、与“是”字合用,组成“于是”。可作连词,表承接;也可作介宾词组,表示“在这里”、“在这时”。如:
a《鸿门宴》:“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于是”,连词。这种用法极少。
b《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于是”,介宾词组。这种用法多。
F、与“至”字合用,组成“至于”。由“于”组成的介宾词组作“至”的补语,“至”有“到”的意思,“于”字就译不出。如
……》:“至于今二十年矣。”
综上所述,“于”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于.jpg
以:
它是一个用法最多、最灵活的虚词。杨素达《词诠》里总结了二十二种用法,《古汉语虚词》里有十八种用法。我们摊子它归纳为四种:
①作动词:
A、单独用,当“用”、“认为”讲。如:
a《屈原·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使用、任用。
b《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以”,使用。
c《战国策·齐策》:“……皆以美于徐公。”“以”,认为。
d《战国策·赵策》:“老臣以媪(ǎo)为长安君计短也!”“以”,认为。
e《宫之奇谏假道》:“宫之奇以其族行。” “以”,率领。
B、与“为”字结合,组成“以为”或“以…为…”,可译为:“认为”或“要(用)…做…”。如:
a《史记·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认为。
b《战国策·楚策》:“子以我为不信(语言真实),吾为子先行(带路)。” ——认为。
c《战国策·赵策》:“必以长安君为质,其乃出。”——“要(用)…做…”。
②作介词:
当“以…为…”的“为”字换成一个动作性较强的动词时,“以”字的动作就显示得微弱而虚化。此时有五种情况:
A、介绍工具、对象,当“用”、“把”、“拿”讲。如:
a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以”,介绍工具,“用”。
b《战国策·齐策》“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以”,介绍工具,“把”。
c)《孟子·滕文公上》:“以有若(人名)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的礼节)事之,强曾子。”“以”,介绍工具,“用”。
B、介绍条件、依据,当“凭”、“靠”、“根据”讲。如:
a《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行(前往)。”“以”,介绍条件,“凭”。
b《左传·隐公元年》:“问:‘何以战?’”“以”,介绍根据,“靠”。
c《察今》:“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以”,介绍根据,“根据”。
C、介绍方式、标准,当“按”、“以…而论”讲。如:
a《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以”,介绍方式,“按”。
b《孟子·万章下》:“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 “以”,介绍标准,“按…而论”。
D、介绍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a韩非子•五蠹》:“今则不然,以其有功于爵之,而卑其士官也。”(译:现在不这样,一方面因为知识分子有功而封给他们官位,另一方面认为做官的人卑鄙而轻视他们。)“以”,介绍原因,“因为”。
b《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以”,介绍原因,“由于”。
E、介绍时间、方向,可译为“在”、“从”。如:
a《登泰山记》:“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以”,介绍时间,“在”。
b《墨子·迎敌词》:“敌以东方来,迎之不坛。”“以”,介绍方向,“从”。
F、与其它词合用:
介词“以”还常常和助词结合为:“可以”、“足以”;和动词结合为:“有以”、“无以”;和指示代词结合为:“是以”、“以此”、“所以”等。如:
a韩非子•喻老》:“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可”,可以;“以”,介词,“拿”,“以”后省“之”。
b《史记·项羽本纪》:“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足”,能够;“以”,介词,“用”、“靠”。
c《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刀,)有以异乎?”“以”,介词,“用”,“以”后省“之”。“有以异乎?”有什么用来区别吗?
d《愚公移山》:“河曲智叟无以应。”“以”,介词,“用”,“以”后省“之”。“无以应”,没有什么用来回答。
e《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是以”,即“以是”、“因此”。
f《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发。’以此知之。” “以此”,即“从这里”、“因此”。
g《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所以…者”,“所”字词组。
作连词:
A、连动词、词组:
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间,就失去了介词作用而虚化,表目的或结果。如:
a《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车二百乘”是“伐京”的方式,一般人认为是状语,但动作性很强,可认为是连动,与“伐京”并列,“以”可译为“来”、“用来”,表目的。
b《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夫人朝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以”可译为“来”、“用来”,表目的。
c《国语·越语》:“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可译为“以致于”,表结果。
B、连形容词、词组:
用在两个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之间,与“而”字用法相同。如:
a国语•晋语》:“狐偃惠以有谋,赵衰文以忠贞,贾佗多识以恭敬。”“以”可译为“而且”,表进层。
b《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以”可译为“而且”,表进层。
C、连状语与谓语:
用在头等语和动词谓语之间,与“而”字用法相同。如: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以”可译为“地”,表性状。
D、连分句:
用在第一个分句之前,表原因。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可译为“因为”、“由于”,表原因。
b《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以”可译为“因为”、“由于”,表原因。
作副词,通“已”,“已经”“停止”的意思。如:
a《史记·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可译为“已经”。
b韩非子•五蠹》:“公私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以”通“已”,可译为“已经”。
c《……》:“无以,则以乎?” “以”通“已”,可译为“停止”。
综上所述,“以”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以.jpg
为:
介词“为”是由动词“为”虚化而来的。
①作动词:
A、本义是用手牵象,作“做”讲。如:
孟子•雍也》:“子游为武城宰。”“为”:做。
B、由“做”引申为:当作、作为、成为、算作、算是、是。如:
《论语·微子》:“夫执舆者为谁?”“为”:是。
C由“做”引申为:帮助。由“帮助”虚化为“给”、“替”。
②作介词:
“为”字作介词比“以”字简单,它通常介绍对象、原因和目的。
A、介绍对象:
a国策•齐策》:“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为”,介绍对象, “给”。
b《孟子·滕文公上》:“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为”,介绍对象,“给”。
B、介绍原因: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取消)冬,地不为人之恶远也辍(限制)广,君子不为小人这匈匈也辍(改变)行。”“为”,介绍原因,“因为”、“由于”。
C介绍目的:
《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为”,介绍目的,“为了”。“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意思。
D、表被动:(讲句法再讲)
作语气词:
“为”居句末,由介词虚化,表反问。如:
a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这种用法,因现“何”组成“何…为…”,可理解为“为…何…”的倒装。
综上所述,“为”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为.jpg
与:
①作动词:
介词“与”也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
①作动词:
“与”有“给与”、“参与”、“对付”之意。如:
A文天祥传》:“乃书《过零丁洋》一诗与之。”“与”:给。
B、《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与”:参与。
C、《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取君之中驷,与彼下驷。” “与”:对付。
②作介词:
“与”字作介词有两种用法。
A、介绍目的:
由“给与”引申为“替”、“为”。如: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子与我取之(指国家),而不与我治之;与我置之(指社稷),而不与祀之,焉可?”“与”,引进人物,“给”、“为”、“替”。
B、介绍对象:
由“参与”、“对付”引申为“同”、“跟”。如:
《国语·越语》:“执其手而与之谋。”“与”,引进对象,“同”、“跟”。(可沿用)
作连词:
用在两个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是由介词虚化而来,相当于“和”。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匿之。”
B、《赤壁之战》:“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作语气词:
由连词组“与”用在句末与所连接而虚化。表疑问或感叹。如:
A、《渔父》:“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表疑问
B、《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表感叹
综上所述,“与”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与.jpg (三)连词:
连词是由介词、副词、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
1、连词与介词的区别:
由介词虚化而来的连词,都有介词的用法,并且二者不易区分。
它们的区别在于:连词只起连接作用,不充当句子成分;介词能和它带的宾语一起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如:
《论语·微子》:“明日,子路行以告。”——“以”,介词,“以”后省“之”。
《冯婉贞》:“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以”,连词,“来”。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以”,介词,介绍目的,“因为”。
《史记·留侯世家》:“为其老,强忍,下取履。”——“以”,连词,“因为”。
《游褒禅山记》:“遂与之俱出。”——“与”,介词,“同”。
《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与”,连词,“和”。
2、古汉语连词的特点:
古汉语连词也有两个特点:
同一个连词,往往表示多种关系和意义,作用很灵活。“而”字最能体现这一特点。如: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后而白章。”——“而”,表并列,可不译。
《公输》:“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智。”——“而”,表转折,“却”。
《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而”,表顺承,可不译。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而”,表递进,“而且”。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二贵族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而予不得归矣。”——“而”,表因果,“因而”。
《国策·齐策》:“长驱到齐,晨而求见。”——“而”,表修饰,译不出。
用于词或词组之间较多(现代汉语中不需要的地方也用上了),用于分句之间的反而很少,即使用,也不配对,复句的关系多用“意合法”。如:
《捕蛇者说》:“吾徇徇(惶恐不安地)而起。”—— “而”,表修饰,可不译。“而”。
《捕蛇者说》:“虽鸡狗不得宁焉。”——“虽”,表让步,“即使”。不配对。
《论贵粟疏》:“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转折复句,分句间不用连词,而用意合。
古汉语常用连词:
古汉语常用连词有:与、及、而、且、则、况、矧、但、抑、虽、然、苟、若、如、籍、弟、令、故。其中有不少的现在还在用,这类连词,翻译时可以沿用。
下面讨论几个重要的用法较多的连词:
而:
A、“而”的本义是胡须,名词。
B、作连词:
除上面讲述之外,还有用在主语、谓语之间,有时有表示转折、假设的意味,有时只是一般的连接。如:
a《战国策·赵策》:“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而”,用在主、谓之间,表转折。
b《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而”,用在主、谓之间,表假设。
C《国语·越语》:“子而思报父母之仇(qiú,相当、匹敌),臣而思报君之雠(chóu仇敌),其(哪里)有敢不尽力者乎?”——“而”,用在主、谓之间,一般连接,不能译出。
D《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为易其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用在主、谓之间,一般连接,不能译出。
C、作第二人称代词:
它是由“而”、“尔”同音假借而来。
综上所述,“而”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而.jpg
且:
A、作副词:
这种用法,主要是起修饰作用,有时也有关联作用,当“将要”、“尚且”、“姑且”讲。如:
a《段太尉逸事状》:“罪且及副元帅。”——“且”,时间副词,将要。
b)《鸿门宴》:“不者,菲属且为所虏。” ——“且”,时间副词,将要。
c《段太尉逸事状》:“清州野女赭人且饿死。”——“且”,情态副词,尚且,有关联作用。
d)《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曰:‘喏,且待之须臾。”——“且”,情态副词,姑且、暂且。
B、作连词:
当它用在两个词或两个分句之间,丧失其修饰作用而只有关联作用时,虚化为连词。当它用在句首或段首,有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表示“再说”。有人说是“更端词”、“提挈助词”我认为不必。如:
a《孟子·滕文公上》:“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且”,连两词,“一面…一面…”。
b《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且”,连两词,“既…又…”。
c《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遗憾),且终不令灌促孺独死,婴独生。”——“且”,连两分句,“而且”、“并且”。
d《韩非子·难一》:“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且”,用在句首,“再说”。
综上所述,“且”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且.jpg
然:本义是燃,动词。
A、作指示代词:
因同音而假借,当“如此”、“这样”讲。如:
a《孟子·梁惠王上》:“河东凶亦然。
b《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这种用法,还常常组成“然则”、“虽然”。这是两个词连用,“然”是指示代词,“则(既然…那么)”、“虽(虽然)”是连词。如:
a《孟子·滕文公上》:“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b《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对曰:‘然则废衅(同隙)钟与?’”——“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c《孟子·滕文公上》:“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汉国之道)也。”——虽然”,“虽然这样,但是……”。
d《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虽然”,“虽然这样,但是……”。
B、作连词:
用“然”指示,总与前面的意思密切相关;但用在两个分句之间,就无的指代而虚化,只有关联作用,成为连词,当“然而”讲。如:
a《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岂不遽止,然犹防川。”
b《国语·越语》:“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这种用法,也还是有“如此”、“这样”的意思,也可不译出来。
C、作形容词尾:
这种用法,可译为“地”。如:
a《孟子·滕文公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b《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综上所述,“然”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然.jpg
则:
可以作副词,但用得最多的是连词。
A、作副词:
当“就”讲;有时兼表判断,当“就是”、“是”讲。如:
a《国语·越语》:“此则寡人之罪也。”——“则”,就是、是。
b《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就是、是。
以上两例主要是修饰作用,但也有连接主谓的作用。
B、作连词:
连词是由副词虚化而来的。当它用在两个分句之间时,就失去了修饰作用,只有关联作用,虚化为连词,只有承接作用。细分有以下几种情况:
a)表时间上的承接:当“就”、“便”、“于是”讲。如:
《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前“则”,就;后“则”,便、于是。
b)表事理上的承接:当“就”、“那么”讲。如:
《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则”,表假设,推测结果,“那么”。
《韩非子·难一》:“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则”, “就”。
d)表原有情况刚被发现:有“原来已经”的意思。如:
《韩非子·难一》:“韩献子将斩人,郄献子闻之,驾往救之。比至,则已斩矣。”——“则”,“原来已经”。
综上所述,“则”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则.jpg
苟、如、若:
这是一组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假使”等。如:
a《国语·越语》:“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b《孟子·滕文公上》:“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c《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大事。”
注意:
A“苟”还可以作副词,当“苟且”讲。
B、“若”还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
综上所述,“苟、如、若”字的用法可列表如下:
苟如若.jpg
(四)语气词:
语气词又叫语气助词,是用来表示陈述、疑问、推测、祈使、感叹等语气的。
1、学习语气词要注意两点:
文言文的语气词与现代汉语的语气词差别很大:
很多古汉语语气词现在不用了。如句首、句中语气词。
古汉语语气词往往是一个词表多种语气,同时常常与疑问副词、否定副词、疑问代词及叹词配合使用。
文言文的语气词常常连用。两个、两个以上的语气词连用,最后一个决定全句的语气。如: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也”,陈述。“哉”,感叹。
《师说》:“其可怪也与?”“也”,陈述。“与”,疑问。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焉”,陈述。“耳”,陈述。“矣”,陈述。三词组连用,加强肯定。
2、语气词的分类:
语气词按其位置可分为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三种。
句首语气词:
夫、盖、唯:
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夫”、“盖”、“唯”三个,多与发表议论有关,因此又叫发语词。如:
a《国语·越语》:“夫吴之与越也,仇(匹敌)雠(仇视)敌(敌对)战(战争)之国也。“
b《典论论文》:“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毛病)。”
c《书经·秦誓上》:“唯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关于“夫”:
A、与其它词组合:
“夫”还可以组成“且夫”“故夫”“若夫”“今夫”,这时,“夫”仍然是表示语气,翻译不出来;“且”表另起,“故”表因果,“若”是“至于说到”;“今”不表“今天”,是表示另起一端,大约相当于“现在说到”。如:
a《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b《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此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两个句首语气连用
c《岳阳楼记》:“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有些书上解释为“象那”,不对。)
d《论语·季氏》:“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地名)。”
B、作指示代词:
作为句首语气词的“夫”,是从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作指示代词时,一般充当定语,表示“那”,但指示性较轻,不一定译出来。如:
a《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 ——“那个”
b《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可不译
句中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常用的有两个:“唯”(维)、“也”,主要是引出谓语,无词汇意义,不翻译。如:
a《书经·吕刑》:“蚩尤唯始作乱,延及于平民。”
b《诗经·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c《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句末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按其作用,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
陈述语气:
在叙述一件事情时,说话者的语气平顺,就是陈述语气。常用来表示。如:
a《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三丈),国之害也。”——“也”,用于判断句末,表示判断语气的加强肯定,不译。
b《韩非子·五蠹》:“古者,大夫(男人)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也”,用于叙述句末,表示加强肯定,不译。
c《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报道一种新情况,“矣”,可译为“了”。
d《国语·越语》:“今越国亦节矣。”——报道一种新情况,“矣”,可译为“了”。
e《国策·齐策》:“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耳”,用于叙述句末,表示限止,可译为“而已”、“罢了”。
f《劝学》:“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yégàn)。”——“焉”,指出来让人注意,不译。
疑问语气:
说话人对一件事提出问题,询问对方或表示自己的态度。它包括询问、反问、测度。询问是有疑而问,等待回答的语气;反问是无疑而问或明知故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测度是介于二者之间,表示将信将疑,象是询问,实是推测的语气。文言文中常用(与)、(yá)、。如:
a《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曰:‘冯公有亲乎?”——询问句,“乎”,“吗”。
b《战国策·赵策》:“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译:梁王怎么能够平安无事地了结呢?)——反问句,“乎”,“呢”。
c《论语·季氏》:“无乃尔是过与?” ——测度句,“与”,“吧”。
d《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特指问句(相当于反问句),“与”,“呢”。
e《庄子·盗跖》:“柳下季曰:‘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莫非、恐怕)往跖耶?”——测度句,“耶”,“吧”。
f《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至极邪?”——询问句,“耶”、“邪”,“呢”。
g《孟子·滕文公上》:“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剥削)陶冶;陶冶亦以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反问句,“哉”,“吗”。
祈使语气:
说话人向听话人提出要求,表示请求、命令或禁止的语气。常用表示。如:
a《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勿)相见也。”——“也”,与副词“无”配合,表祈使。
b《商君书·更法》:“拘礼之人,不足以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以论变。君无(勿)疑也。”——“也”,与副词“无”配合,表祈使。
c《战国策·齐策》:“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乎”,表请求,“吧”。
感叹语气:
表示说话人惊喜、赞叹、悲伤、愤恨年语气。常用“夫”、“乎”、“哉”等表示,可分别译为“啊”、“呀”、“啦”。如:
a《荀子·五霸》:“杨朱哭衢涂曰:‘此夫过举跬步而觉跌千里者(…的深谷)夫!’” ——“夫”,表悲伤,“啊”。
b《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乎!吾无罪!”——“乎”,表悲伤,“啦”。
c《五人墓碑记》:“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是何等的痛苦啊)!”——“哉”,表悲伤,“啊”。
(五)副词:
副词是表示形态、性状的词,主要作状语或补语,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作谓语。它与形容词比,主要意义较虚独立性不强,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
副词可分为否定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情态副词、时间副词、表敬副词六种:
1、否定副词:
对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给予否定的副词叫否定副词,常见的有“不”、“弗”、“毋”、“勿”、“未”、“非”。
不、弗,表示一般的否定。如:
a《史记·屈原列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
b《左传·庄公十年》:“小惠未,民弗从也。”
毋、勿:
A、表示禁止、劝阻,相当于“别”、“不要”,常用作“无”。如:
a《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勿”,表劝阻。
b《史记·项羽本纪》:“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毋”,表劝阻。
c《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无”,表禁止。
B、有时也逐一般否定。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勿”,一般否定。
b《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畏秦,欲毋行。”——“毋”,一般否定。
未:
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相当于“没有”;也表一般否定。如:
a《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子之羹。” ——“未”,“没有”。
b《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未”,一般否定,“不”。
非:
A、用于判断句名词谓语前,否定主谓关系,可译为“不是”。如:
a《韩非子·难一》:“耕、渔与陶,非舜官也。”
b《典论论文》:“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B、用于动词、形容词前,否定行为或性质,可译为“并不是”、“并不一定”;有时用于假设,可译为“若非”、“若无”。
a《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非”,“并不是”。
b《国语·越语》:“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若非”。
c《左传·僖公四年》:“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非”,“若无”。
否:
A、与“然”对举,表示“不”、“不是的”,常作独字句。如: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须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食褐。’”
B、用在肯定与否定相迭的句子里。如:
《中山狼传》:“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有匕首否?”,“否”,可不译,译为“有匕首吗?”;也可以译为“有匕首、没有匕首?”
2、范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数量的副词叫范围副词,常见的有“皆”、“举”、“俱”、“备”、“咸”、“尽”、“毕”、“凡”、“率”、“悉”、“仅”、“但”、“徒”、“独”、 “止”、“直”、“第”、“特”、“啻”、“惟”。
皆、举、俱、备、咸、尽、毕、凡、率、悉:
这几个词,古今变化不大,可译为“都”。如:
a《战国策·赵策》:“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皆”,“都”。
b《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州由是天祸。”——“俱”,“都”。
c钴鉧潭西小丘记》:“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举”,“都”。
仅:
这个词,古今变化大:“只”、“不仅”、“刚够”之意,和现代汉语同;“几乎”、“将近”、“差不多”之意则是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如:
a《战国策·齐策》:“狡兔三窟,仅得免死耳。” ——“仅”,“刚够”。
b《张中丞传后序》:“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仅”,“差不多达到”。
但:
这是个范围副词,与现代汉语的“只”字相当,不是转折连词。如:
《指南录后序》:“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但”,“只”。
徒、独、第、特、止、直、啻、惟:
这几个词,都作“只”讲。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徒”,“只”。
b《柳宗元·愚溪对》:“今吾独招愚者居焉。”——“独”,“只”。
c《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第重射(射壶、赌注),臣能令君胜。”——“第”,“只”。
d《诸葛亮传》:“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惟”,“只”。
3、程度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所达到的程度的副词叫程度副词。常见的有“至”、“甚”、“极”、“殊”、“愈”、“弥”、“益”、“少”、“颇”。
至、甚、极、殊、愈、弥、益:
这七个词,从古到今用法变化不大。如:
a《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与一钱也。” ——“至”,程度高,“非常”、“很”。
b《黔之驴》:“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甚”,程度高,“非常”、“很”。
c《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第重射(射壶、赌注),臣能令君胜。”——“第”,“只”。
d成语:“欲盖弥彰。”——“弥”,“更”。
少:
“少”通常作副词,作“稍微”、“略微”讲,与古代“稍”字不同。古代“稍”字,是时间副词,“渐渐”之意。“少”很少作形容词。如“
《战国策·赵策》:“太后色少解。”——“少”,“稍微”。
颇:
古汉语中,“颇”有两种意思:其一是:“很”、“甚”表示程度高。现在保存这种用法。其二是:“稍微”,表示程度低。现在不用了。如:
a《指南录后序》:“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颇”,表示程度高,“很”、“相当地”。
b《论衡·别通》:“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颇”,表程度低,“稍微”。
4、情度副词:
表示发生动作行为时的情形、状态的副词叫情态副词。常用“诚”、“殆”、“乃”、“亦”、“宁”、“岂”、“且”、“固”、“盖”等表示。
诚、殆、乃、亦、宁、岂:
a《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关键时刻)也。” ——“诚”,表确定,“真是”、“实在”、“确实”。
b《赤壁之战》:“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殆”,表推测,“恐怕”、“大概”。
c《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乃”,表承接,“于是”、“就”。
d《汉书·张衡传》:“精思傅(通赋)会,十年乃成。”——“乃”,表承接,“才”。
e《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表承接,“竟然”。
f《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古陶器)全。”——“宁”,表选择,“宁可”、“宁肯”。
g孟子·梁惠王上》:“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岂”,表反问,“难道”、“哪里”。
且、固、盖:
这三个词组古今变化大。
A、且:
在连词里讲过。
B、固:
作情态副词,有“本来”、“坚决”、“当然”之意,与现代汉语的“固然”不同。如:
a《肥水之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人入卫京师,谢安固却之。” ——“固”,“坚决”。
b《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本来”。
C、盖:
用在句首作语气词前面已讲。
用在句中作情态副词,当“大概”讲。如:
《史记·周本纪》:“西伯盖(句中)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句首)益《易》八卦为六十四卦。”
5、时间副词:
表示发生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快慢、连续、频率等的副词叫时间副词。常见 有“今”、“昔”、“曩”、“方”、“正”、“适”、“已”、“既”、“尝”、“欲”、“将”、“且”、“遂”、“辄”、“亟”、“稍”、“曾”、“复”等。
这些词中,有些古今差别不大,有些古今差别较大。下面举几差别较大的,如:
a《隆中对》:“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今”,不是“今天”是“现在”。
b《报任安书》:“曩者辱赐书。”——“曩”,“过去”、“从前”,现在未用。
c《方腊起义》:“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 ——“方”,“正”。
d《中山狼传》:“相持既久,日晷(guǐ,日影)渐移。”——“既”,“已经”。
e《商君列传》:“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辄”,“就”、“马上”、“立刻”。
f《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亟”,“多次”。
注意:
曾、曾经——尝:
“曾”、“曾经”现在虽然沿用,但古代主要用于表情态,表出乎意料的情态,如:
a《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时间副词,“曾经经历”。
b《列子·汤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曾”,情态副词,“还”。
古代汉语中表示现代汉语的“曾经”,多用“尝”字。如:
《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曾经”。
再——复:
这两个词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
“再”,古汉语是数量词,“第二次”、“两次”之意;现代汉语才是副词。
a《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再”,“两次”。
b《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第二次”。
古代汉语中表示现代汉语的“再”,用“复”字表示。如:
《诸葛亮传》:“愿诸君勿复言。”——“复”,“再”。
现代汉语的“复”是“重复”之意,“再”之意只保留在成语里。如:
死灰复燃、一去不复返。
6、谦敬副词:
表示对别人尊敬、对自己谦逊的副词叫表敬副词。常见的有“请”、“谨”、“敬”、“幸”、“惠”;“猥”、“敢”、“辱”、“窃”、“伏”等。
这些词常用在对话中,现在保留的只有“请”、“谨”二字。现在没用的可不翻译。如:
a《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臣请”,“让我”。
b《史记·陈涉世家》:“徒属皆曰:‘敬受命。’”——“敬”,“恭敬”。
c《诸葛亮传》:“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効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敢”,不译。
d《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窃”,“私下”。

斗室斋 沙河驿丁 姚文长

0

主题

3052

帖子

3052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052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10-9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下的接上

0

主题

3122

帖子

3123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123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10-9
最后登录
2022-10-18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3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顶,很好!

0

主题

3192

帖子

3192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192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10-9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说中的沙发???哇卡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