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17|回复: 3

《古代汉语》(下)面授记录三(姚文长)

[复制链接]

1683

主题

5528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11712 点
金币
190
注册时间
2011-1-3
最后登录
2024-11-21
在线时间
619 小时
听众
22
收听
10
发表于 2016-12-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汉语》(下)面授记录三
三、词序:
词序是指词在句子中的次序。
(一)正常词序:
古今词序基本是一致的:主语前,谓语后;动词前,宾语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词在后;中心词在前,补语在后。
古今词序不同主要表现在宾语的位置和数量词的位置两个方面。这是两种特殊正常词序:
1、宾语的正常位置:
古代汉语中,不但动词能带宾语,介词也能带宾语,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宾语前置,这是正常的。
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宾语不一定前置,只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才前置。如:
a《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有”即“有何”。
b《韩非子·难一》:“方此之时,尧安在?”——“安在”即“在安”。
c《战国策·赵策》:“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曷为”,即“为曷”。
d《韩非子·显学》:“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孺墨之诚乎?”——“谁使”即“使谁”;“谁”是兼语。
在有“不”、“未”、“莫”否定词的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如:
a《庄子·知北游》:“狂屈(人名)中(心中)欲告我而不我告。”——“不我告”即“不告我”。
b《庄子·盗跖》:“丘虽不吾誉,吾儿不自知耶?”——“不吾誉”即“不誉吾”
c《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莫己若”即“莫若己”。
2、数量词的正常位置:
古汉语中,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多放在后面,修饰动词时放在前面。如:
a《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十二卷”在名词“书”后。
b《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乘(四)韦(熟牛皮)先,牛十二,犒师。”——“十二”在名词“牛”后,无量词。
c《诸葛亮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三”在动词“往”前,无量词。
(二)倒装:
所谓“倒装”,是为了达到种修饰目的而把句子的正常词序颠倒过来。
1、动宾倒装:
为了强调宾语,在动词之前加“是”、“之”、“之为”,把宾语提前。如:
a《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打击),荆舒(楚)是惩。’”
b《左传·僖公四年》:“岂(我)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c《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如子之言,我且之用之使之论;我何以报子?”
d《左传·宣公二年》:“我之怀矣,自诒(留给)伊慼,其之谓矣。”
e《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2、介宾倒装: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把宾语提前。如:
a《孟子·滕文公上》:“江汉濯之,秋阳暴之,皜皜乎不可尚(超过)已!”
b《荀子·议兵》:“楚人鲛革、犀兕为甲,畅通无阻如金石。”
c《韩非子·五蠹》:“圣人不期修(守)古(古法),不法常可。”
3、定语和中心词倒装:
为了突出中心词,把定语后置。如:
a《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b钴鉧潭西小丘记》:“其石之突怒僵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4、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谓语可提前。如:
a《孟子·滕文公上》:“大哉尧之为君!”——感叹句
b《孟子·滕文公上》:“君哉舜也。” ——感叹句
c《论语·颜渊》:“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疑问句
四、省略:
省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省掉某一个或几个成分。
省略的条件,古今是相同的:一是对话省,二是承前省,三是蒙后省。
省略的内容有五种:
(一)主语的省略:
这是说,在逻辑上应有主语,而形式上没有主语。如:
1《曹刿论战》:“公曰:‘小大之狱,(吾)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此)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对话省
2《史记·刺客列传》:“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他们)皆亡。” ——承前省
注意:省去主语句与无主句是不同的。无主句是句子没有主语,找了找不出来。如:
1《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主句,主语找了找不出来。主语是泛指的,随便哪一个都行。
2《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无主句,主语找了找不出来。主语是泛指的,随便哪一个都行。
3《左传·僖公三年》:“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无主句,主语找了找不出来。述说自然现象。
3《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无主句,主语找了找不出来。用“有”表呈现。
(二)谓语的省略:
在对举的句子里,当一个句子用了动词谓语,另一个句子相近或相同的动词谓语就可以省略。如:
1《左传·隐公元年》:“制,巌邑也,虢叔死焉,它邑唯命(是听)。”
2《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都不过)五之一,小(都不过)九之一。”
3《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相告)。……小大之狱,须不能明察,必以情(断理)。”
(三)介词的省略:
主要是:“于”、“以”。如:
1《战国策·齐策》:“民扶老携幼,迎君(于)道中。”
2《战国策·燕策》:“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四)宾语的省略:
动词或介词的宾语都可省去,翻译时可用“之”等补上。如:
1《鸿门宴》:“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不熟]彘肩。”——动词宾语的省略。
2《庄子·养生主》:“吾见其为(之)难,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介词宾语的省略。
3《战国策·齐策》:“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此)告。” ——介词宾语的省略。
4、《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人)谓之曰:‘尔何知[你知道什么]!中寿[如五六十岁死],尔墓之木拱矣!。” ——兼语的省略。
(五)定语修饰的中心词的省略:
即用定语兼代中心词。如:
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的人)或引相如去。”
2《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之人)云集,赢[]粮而景[通影]从。”
3《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多行不义(之事),必自毙,子姑待之。”
五、句式:
古今汉语的句式基本相同。
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可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根据谓语的性质分,可分为:叙述句,即动词谓语句;描写句,即形容词谓语句;判断句,即名词谓语句。
关于古汉语的句式,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意念上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
《狱中杂记》:“又以其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被)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
(二)形式上的被动句:
用一定的词汇形式表示被动。现代汉语加“被”字,古汉语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动词后面加介词“于”引进主动者,另一是在动词前面加助动词“见”、“为”、“被”等表示被动。如:
《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华夏族,汉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加“于”表被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 ——加“于”表被动。
《韩非子·五蠹》:“仁义脩则同则见信,见信则受事。” ——加“见”表被动。
《商君书·更法》:“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反对)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 ——加“见”、“于”表被动。
《韩非子·五蠹》:“有疏则为强国制矣。” ——加“为”表被动。
《史记·屈原列传》:“数十年,竟为秦所不。” ——加“为”、“所”表被动。
《鲁仲连传》:“以万乘之国被困于赵。” ——加“被”、“于”表被动。
但“于”、“见”、“为”、“被”等字,并不是被动句的标志。如:
《左传·襄公八年》:“寇不为害,民不罢病,不亦可乎?” ——有“为”字,但不表被动,是主动句。
《韩非子·显学》:“公曰:‘是故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 ——有“于”字,但不表被动,是主动句。
《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有“见”字,但不表被动,是主动句。
《荀子·赋》:“功被(普及)天下。” ——有“被”字,但不表被动,是主动句。
(三)特殊的动宾关系:
动宾之间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即不是使动、意动关系,我们叫特殊的动宾关系。翻译时往往应加上适当介词。如:
《左传·宣公二年》:“提弥明。”——目的关系,“死”,为动,“为之死”。
《韩非子·内储说上》:“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方向关系,省略介词“向”,“走向火”。
《曹操·严败军令》:“故赵括之母,乞不。” ——因果关系,“因括失败而受坐”。
《史记·项羽本纪》:“吾宁,不能。” ——方式关系,省略介词“以”,“以智来斗”、“以力来斗”。
(四)判断句式:
古汉语的判断句,多通过词序或借助其它词来表示,一般少用判断词“是”、“为”来表示。如:
《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通过词序来表示。
《孟子·滕文公上》:“夫以百亩之不为己忧者,农夫也。”——借助助词“也”来表示。(“者”,复指强调,与判断关系不大。)
《战国策·齐策》:“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借助助词“也”来表示。
《韩非子·五蠹》:“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借助助词“也”来表示。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借助副词“非”兼表判断。有时用“皆”、“乃”、“必”、。“即”、“则”来表示。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借助判断词“为”来表示。有时用“是”、“唯”来表示
《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 ——借助判断词“为”来表示。
《战国策·赵策》:“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士也。” ——借助判断词“为”来表示。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借助判断词“是”来表示。
(五)疑问句式:
古汉语中,常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构成凝固的疑问格式来表示疑问。这些凝固格式可分为六种:
①“不亦…乎”:
可译为“岂不是…吗?”表反问。如:
A、《论语·学而》:“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B、《韩非子·五蠹》:“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
C、《国语·越语》:“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②“无乃…乎”:
“无”,动词;“乃”,副词。可译为“恐怕…吧?”表测度。如:
A、《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B、《国语·越语》:“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③“何以…为”、“何…为”:
“何”,代词;“以”、介词;“为”,副词。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或“要…做什么?”,表反问。“何”可换为“安”、“恶”、“奚”。如:
A、《论语·颜渊》:“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文彩)为?”
B、《史记·淮阴侯列传》:“大丈夫定诸侯,戏为真王,何以假(代理齐王)为?”
C、《庄子·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④“如何”、“若何”、“奈何”:
可以译为“怎么?”“怎么办?”。其中“如”、“若”、“奈”,在古代音近相通,有“处理”的意思。如:
A、《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B、《三国志》:“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
C、《……》:“明耻教战,珠江杀敌也,伤其乃死,如何勿重?”
⑤“如(若、奈)…何”:
可以译为“对…怎么办?”,表询问。如:
A、《左传·隐公元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B、《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C、《滑稽列传补》:“巫妃、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如(若、奈)之何”:
可译为“怎么能?”用在动词前,表反问。如:
A、《左传·成公二年》:“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B、《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名分),如之何其废之?”
(六)特殊描写句:
用定语和中心词作谓语,来描写主语的句子叫特殊描写句。如:
A、《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七)副词谓语句:
古代汉语中,有的副词,特别是程度副词、表态副词,常作谓语。如:
A、《战国策·齐策》:“由此观之,王之敝矣。”
B、《赤壁之战》:“破曹军矣。”
C、《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矣。”
D、《封建论》:“其不查变也矣。”
补讲两篇文选:
一)《书褒城驿壁》(略)
二)《报刘一丈书》(略)

斗室斋 沙河驿丁 姚文长

0

主题

3621

帖子

3644

积分

论坛元老

威望
3644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3-6-17
最后登录
2022-6-17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低调,低调!

0

主题

1586

帖子

1586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1586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5-2-12
最后登录
2022-9-28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10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县人,都来顶起。

0

主题

1552

帖子

1552

积分

金牌会员

威望
1552 点
金币
0
注册时间
2015-2-12
最后登录
2022-10-20
在线时间
0 小时
听众
4
收听
0
发表于 2016-12-1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哇咔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