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知青》征文: 报告文学: 情 系 大 山 《西南商报》特约记者:王大桥 一 蒙蒙细雨,纷纷扬扬地飘洒在四川省高县沙河镇芋荷村绵延蓊郁的大山土地上。大山深处,郁郁葱葱的山麓丛林显得格外的静谧,空蒙,美丽。2012年6月5日,莽莽大山迎来了一群久别的珍贵的客人。上午十时许,宜宾市政协副主席、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万铮,带着一行数人,冒着扉扉如织的薄薄雨帘,在高县政协副主席凌罗,政研室主仼袁涔洪,办公室主仼李远洪和沙河镇党委书记惠庆东、镇长王永刚、镇党委副书记黄勇、镇人大副主席肖阳龙等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他曾当过知青、现己阔别了四十年的农村——高县沙河镇芋荷村九组(原生产队),看望大山深处的父老乡亲们。受县领导的特约,我随行对李万铮进行了采访。 在修茸一新的芋荷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办公楼的会议室里,芋荷村现仼党支部书记肖本成、村主任张平书、老支书肖泽云、村文书张际修、九队历届老队长李大文、金天明(现仼组长李德贵因事未到)等村、组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李万铮等客人。主客十分激动,大家兴高彩烈地围座在一起,开怀畅叙了几十年岁月的阔别之情;李万铮主席详细地询问和了解了山乡的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发展变化和疾苦,并请乡亲们今后如果有什么困难,都要告诉他,他一定尽力会同镇、县、市相关部门,一起帮助大家排忧解难。 二 李万铮1955年9月14日出生在宜宾卫校一个普通教师家庭。1968年初中毕业。1969年2月,在**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下,全国掀起了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他成了一名知识青年。 1971年4月24曰,市文教卫生系统在人民广场召开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送走了第一批到高县沙河区(现镇)凤翔乡(现已撤乡并入沙河镇)的竹林、扬柳、直属大队(现村)插队落户的知青;5月24曰,李万铮作为第二批知青,被送到该区凤翔乡芋荷大队第九生产队落户。 李万铮记得,他们在沙河镇的“沙河驿火车站”下车后,背着行李又翻山越岭步行约15华里的山间小路,直到天完全漆黑后,才到达了大山深处的芋荷村九队(现组)。大队和生产队领导热情接待了他们,九队队长李白清安排他和1970年9月就下在该队的宜宾知青徐开毕、李长尧两个男知青,共同住在生产队专门为知青修的“知青房” 内。 简陋的房屋和墙壁,沒有家具,一张单人床加上草垫、草席、锄头等物件,伴着他背来的行李,便构成了李万铮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 里的新家。 那年,李万铮刚満15岁。 三 “昨闻稻香飘千里,今朝初试草鞋新。”第二天,知青新的生活开始了。李万铮从小生活在城市,对农村的一切都是陌生的。生产队照顾他们,安排他们在妇女组劳动,先干地头的铲草、褥苗、松土等轻农活,队长李白清和副队长李大文、队会计金天明等和村民们一边耐心地教他们干活,一边又关心他们说累了就歇歇。 繁忙的劳动暂且不说,这单独开火做饭的活儿可累坏了李万铮等三个知青:天刚亮就出工,社员家中一天三顿饭有人煮,而李万铮他们却要收工回来自已煮,常常饭还未煮好队上又叫出工了。有时只好饿着肚子又去干活,饿得肚子里好象伸出一只手来似的。每天天黑收工回家后,还要跑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来做饭,李万铮他们住地离水井足足要走20多分钟的山路,每次挑的水只够吃,其它如洗涤用水就没有,因此,李万铮他们连澡都很少洗。 夏天晩上,山里的蚊子相当多。李万铮挂上蚊帐,仍要遭到蚊虫的叮咬,第二天白晢的脸上点点红斑,奇痒难忍。同时,更加令人胆怯的是山区蛇很多,有时候,连他们睡觉的蚊帐架子上都吊着红色的蛇,半夜醒来看见蛇时令人毛骨悚然,十分吓人! 乡下做饭没有烧煤炭,而是烧柴草。工余时间,李万铮和两个知青伙伴就背一个大篦竹背篼,跟着山里的大人小孩们到五六华里外的山林里去找柴草,手脚常常被树枝和笆茅草划得血痕累累。回来时,每人背着満満一篦竹背篼的柴草,吃力地踏着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往家赶。有时,乡亲们在弯弯山道上看见李万铮背柴草很吃力,就纷纷帮他背。一大背篼柴草只够烧两三天,烧完又得去找,其艰难景况可想而知,李万铮咬紧牙关挺住了。后来,乡亲们体谅知青们的苦楚,就卖树疙篼给李万铮他们当柴烧,而且每斤只收一分钱。这样一来,极大地缓解了知青们烧柴的困难,找柴的次数少了,李万铮和两个知青伙伴生存的压力也減轻了一些。 后来,三个知青各自开伙生活,有时候乡亲们见李万铮饭弄迟了,就叫他到自己家里去吃;冬天,路途稍远的村民请李万铮吃晚饭,吃过之后天黑看不见回来的路,就盛情地留李万铮住宿;为了减轻物质生活上的困难,李万铮后来发扬“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荣传统,买回小鸡自巳喂大后杀来攺善生活。开头,他喂一只,后来喂三只,很顺利,其中两只母鸡下了许多鸡蛋,有效地丰富和攺善了李万铮的生活。他喂的鸡逐渐多了,逢年过节竟也可以杀来美美地享受一下饕餮大餐。有趣的是,有的时候鸡跑出去觅食,啄吃了田地里的粮食糟踏了庄稼,李万铮就要赔偿。有一次,他竟被生产队罚扣了10斤粮食! 四 在李万铮的记忆中,农活比较艰巨的是上山割麦子、晒场上打麦子、水田中栽秧子、褥水稻秧苗和上山开荒等。火红的五月,酷日当空,大地像被晒焦了一样,气候十分炎热;他手拿“沙镰”( 割麦专用刀)躬腰在山上割麦子,浑身被汗水湿透,一不小心,镰刀还会在手上割开一道鲜血淋漓的血口。割好麦子后,还要将麦子捆好挑回公房厂坝晒干,然后用“连架”( 一种打麦粒的农具)举过头顶用力拍打,打得双臂酸痛不己;水田中栽秧子,腰弯久了,痛得直不起来,好像断了似的,一天下来,晩上睡觉翻身都十分疼痛,但第二天咬着牙还得继续干;下田褥水稻秧苗,这活看似轻松,其实更艰苦,挽起的裤子被泥水湿透不说,裸露着的双腿被水稻锋利的叶子割划上橫七竖八的血痕,被泥水一浸,钻心的痛;开垦荒地的活也很艰苦,有一次李万铮在劳动中左脚崴了,肿痛难忍,无法站立,治疗了很久才得以痊愈。 大队支书肖仲华、副村长金光星、本队队长李白清、副业队长金天明和村民李大文(后任生产队长)等村、组领导和乡亲们,都很关心李万铮,耐心细致地教诲他如何避兔各种劳动中庄稼和农具对身体的伤害,看到李万铮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安排他干些较轻的活儿,或者放两天假让李万铮休息。领导的关怀,乡亲们的关爱,温暖和抚慰着李万铮年青而又无助的心,他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李万铮告诉记者,送公粮也是知青们非常艰苦的活儿。知青们细皮嫩骨的肩膀上,压上一根沉甸甸的黄杨扁担,扁担两头吊着五六十斤重的装満稻谷或小麦的粮筐或麻布囗袋,凌晨四五点钟就随送公粮的人群从乡下出发,高一脚矮一脚,沿途要歇上好几歇。挑到15华里外的沙河区(现镇)粮站交粮。有的女知青挑得直哭,十分可怜。到了粮站时天才大亮,接下来还要排队交粮。全区那么多生产队,交粮的人确实太多,队排得很长,有时半天都交不了。这时,李万铮等知青们的肚子已饿得咕咕直叫,身上又无钱去场镇上买东西吃,无奈之下李万铮就请交粮的乡亲们代他交,乡亲们体谅李万铮的苦处,十分乐意帮忙,李万铮非常感激!他拖着饥肠辘辘的身体,冒着烈日中天炙人的太阳,拼命赶回乡下弄早饭吃,吃完了又忙着去出工了! 那时,李万铮的劳动工分每天才被评为6分,而全劳动力每天是10分。 五 有一次的遭遇,给李万铮留下了刻骨铭心和终生难忘的记忆。 1971年麦收季节的一天上午,李万铮在生产队公房里抱碗豆杆去晾晒时,突然被一条俗称“干豇豆” 的剧毒蛇咬伤了右手无名指。他剧痛难忍,正在束手无策时,一齐干活的村民肖泽秀等人看见是一条毒蛇,知道后果严重,她们连忙跑过来,紧紧揑住李万铮的右手无名指,不让毒蛇的毒液流向李万铮体内;紧接着,她又找来酒精,叫李万铮用嘴含上一大口酒精,猛吸伤口上的余血,然后将血和酒精吐掉;因多次吸含酒精,李万铮口腔被酒精烧得受不了,伤情亦无明显缓解。肖泽秀、李大文、金天明、肖泽香、金光星、肖泽连等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大家急忙将李万铮送到原来乡政府的“凤翔乡卫生院”抢救,谁知医院里空无一人,大家又匆忙往回赶,心想回家来用草草药和土方法为李万铮医治。 谁知路遇好心人。李万铮一行人途经本乡竹林村一个村民家时,这位至今连李万铮都不知道姓名的男村民见状,十分同情。他一面热情地自我介绍,说他懂中草药治各种疑难病,一面用干净水为李万铮冲洗伤口,并用力挤出伤口的毒血,敷上草药。处理完伤囗后,已时近中午,这位村民听说李万铮是单身知青,他叫肖泽秀等村民回去忙各自的活儿,让李万铮先在他家休息一会儿。随即,这位村民又盛情地请李万铮吃中午饭,并再三声明不收药和饭钱。饭后,李万铮千恩万谢地回到生产队。由于匆忙,李万铮至今都后悔忘了问清楚这位村民的姓名! 李万铮的蛇伤后来虽然经宜宾二医院医治才得以痊愈,但大山深处乡亲们热情友爱忘我助人的殷深情谊,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李万铮的心间! 六 李万铮告诉记者,那年月,知青每月国家只补助9元钱旳生活费,下乡开头的几个月,还由粮站供应口粮,每人25斤,后来在生产队分粮食吃,就不再供应了。那时候,他觉得吃胡豆酱、盐米汤拌和饭是十分好吃的。食品经营站供应的每人毎个月半斤猪肉,还要凭票供应,“打牙祭”很稀少。他记忆深刻的是,每次到沙河镇亍上去赶场,都要在镇场囗一家小面馆里去美美地吃一碗面条,在那物质生活贫瘠的曰子,吃碗面条算是最奢侈的享受了!有的知青伙伴们上亍爱去“提劲打把”打群架“超社会,”或者去耍女朋友沾花惹草争夸风月,但李万铮从不去参与。去沙河镇河坝头的“半边亍”老茶馆,喝杯“盖碗茶”,就成了他聊以打发知青时代精神文化空虚岁月而经常光顾的惟一娱乐场所。 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 和“惟成份论”的极左年代,李万铮的父亲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沒有工作,家庭成份不好。毌亲又是宜宾卫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薪水低微。李万铮每一个月回宜宾家中一次,父毌竟管困难,还是对李万铮十元八元地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如果李万铮一个月以上都末回家,父毌就会到乡下来探望儿子。每次来,都会受到村支书肖仲华、副村长金光星、队长李白清、副业队长金天明和村民李大文(后任生产队长)等村、组领导以及村民肖泽秀、肖泽香、肖泽连等乡亲们的热情热待。大山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殷殷深情,不仅感动着李万铮,也深深地感动着李万铮的爸爸和妈妈! 七 1972年12月,李万铮的母亲退休了,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父母退休可以由子女顶替父母的工作。宜宾卫校军管会宣传队的魏指导员到乡下来,通知了李万铮和另外一名知青顶替回城。在办理手续时,大队和生产队都很顺利,惟独在区上(后撤区建镇)办手续时遇到了麻烦。魏指导员和李万铮去时,沙河区知青办公室的一位男徃领导一脸傲漫和冷漠,他拒不在顶替招生表上签字。这位领导振振有词地说,区上有规定,外地知青无论招工或者顶替走,都必须搭一个本地知青走,否则区上不予同意。这可难住了军宣队的魏指导员,魏指导员和这位领导据理力争,好说歹说,几乎吵起来,但这位领导仍然坚持不签字。最后,魏指导员无法,只好声称要立即将这个情况向县上反映,这才把这位知青办领导镇住,最后,他极不情愿地在顶替招生表上签了字。 后来,据当地知情群众说,这是当地的“土政策”,区上个别领导人想借外地招本系统知青进厂或者顶替之机,将本地一些关系户的知青子女搭车送走,县里根本就沒有这个规定。魏指导员和李万铮为此十分感慨:这还是军宣队依照政策规定按正常渠道办事,都这么艰难,一般群众办事之艰难便可想而知?时下尚存的有些部门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之风真可谓由来以久,痼疾难治! 一年零七个月的知青生涯结束了,李万铮就要离开他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们,就要离开度过他580多天青春岁月的绵延大山,李万铮舍不得!他舍不得离开时间虽短却情意深长的小山村;舍不得离开小山村淳朴厚道情真意笃的人民!走的那天,大队、生产队领导和芋荷九队的乡亲们都来了。大家依依不含地将李万铮和另一名知青送出村囗,挥泪告别。有几位乡亲还替李万铮他们扛着行李,送到十多里外的沙河驿火车站上车站,直到看着列车载着李万铮二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看不见了,乡亲们才离去。 八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李万铮第一次参加高考。成绩虽然合格,但因家庭“政审”沒过关,未被录取。1978年7月,他再次参加高考,终于实现了他人生的梦想,上了大学。现在,李万铮就职在宜宾市政协副主席和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岗位上,几十年来,他的心始终牵挂着留下他灿烂靑春年华的芋荷村,始终牵挂着大山深处帮助他度过磋砣岁月的父老乡亲们。浓浓深情,紧系着沙河镇芋荷村那蜿蜒起伏山岚萦绕的大山! 釆访结束时,李万铮十分感慨地说:“现在有很多青年人,对这些往事不知道,亦不关心,有的还不感兴趣,更没有吃过我们这代人的苦,根本沒有亲身体验。目前,社会上有的人很势利,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社会。知青生活的磨炼,给我奠定了吃苦耐劳的坚实基础,工作之后,我又经历了很多磨难、曲折和艰辛,能走到今天,觉得非常幸福!我认为人要常具感恩之心,知恩图报。对我当知青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双手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小山村的乡亲们,我在今后的岁月中,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们,同时努力搞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去报答社会,去报答大山人民对我的深情厚谊!” 李万铮拳拳赤子之心和浓浓的一片深情,永远紧系在高县沙河镇芋荷村那群峰蜿蜒起伏,松柏吐绿滴翠,山岚雾霭萦萦环绕的美丽的大山!永远紧系在大山人民淳朴厚道情浓意深的心中! 《西南商报》特约记者:王大桥 文 2012年6月21日一稿 2012年6月25日修改 |